《今夜的肉体私语未修正》
中新网南京8月5日电 (高弘超 王军凯)5日,江苏南通沿海迎来“小开渔”。当日,600余艘特许捕捞渔船结束了为期3个月的休渔期,陆续扬帆出海。
此次“小开渔”作业类型主要涉及桁杆拖虾、笼壶类、刺网和灯光围(敷)网等。“小开渔”后渔船将捕捞梭子蟹、鲳鱼、鲜虾等时令海产品,9月16日全面开渔后,另有1400余艘南通籍渔船将解禁出海。
为保障“小开渔”期间海上交通安全,南通海事局联合涉海单位开展“2025护航开渔行动”,行动首日调派海巡艇5艘次,出动执法人员20余人次、执法车辆4台次、无人机10架次,对重点水域实施立体化巡航监管;在渔船集中出港时段,对重点水域开展海空立体巡航,综合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播发渔船集中进出港预警等措施,确保航道畅通有序。(完)
【编辑:李润泽】
刚到史语所不久,梁思永即投入了“东北考古计划”。因为1924年时法国学者德日进曾在赤峰林西发现过一处新石器遗址,梁思永的首选目的地便锁定在了那里。就在整装待发之际,通辽一带突然暴发鼠疫,阻断了行程。恰巧此时,中东铁路的俄籍雇员路卡什金在黑龙江的昂昂溪附近又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梁思永立马决定改道,即刻北上。《今夜的肉体私语未修正》 梁思永主要考察了红山东沙窝和英金河北岸的北沙窝两处遗址,采集了一批石器、细玉器、陶器,并绘制了地形地貌图。凭借这些收获,他在1934年写出了《热河查不干庙林西双井赤峰等处所采集之新石器时代石器与陶片》,将红山遗址上的史前文化划分为西辽河上游、热河及松花江以北地区的考古学区域文化,并阐述了这一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关系。这是中国考古学者书写的第一篇专论热河新石器的文字。